- 风土人情
-
甘肃裕固族老人“复原”民族服饰 1件耗时数月
时间:2015-5-4 14:59:15 作者:佚名 来源:国粹网 浏览:832 评论:0内容摘要:在甘肃肃南,年近花甲的裕固族老人柯璀玲经过长期民间采风、学艺、研究等点滴探索,以期通过“复原”民族服饰等民间技艺,从而保护“濒危”裕固族文化。图为她家店面一角堆放着各种布料。 冯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6日电 (记者 冯志军 信江)“每个民族自己的特色都是通过服饰、...在甘肃肃南,年近花甲的裕固族老人柯璀玲经过长期民间采风、学艺、研究等点滴探索,以期通过“复原”民族服饰等民间技艺,从而保护“濒危”裕固族文化。图为她家店面一角堆放着各种布料。 冯志军 摄
中新网兰州9月26日电 (记者 冯志军 信江)“每个民族自己的特色都是通过服饰、语言等表现出来的,这对于只有万余人口的裕固族而言,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。”三十多年来,年近花甲的裕固族老人柯璀玲经过长期民间采风、学艺、研究等点滴探索,以期通过“复原”民族服饰等民间技艺,从而保护“濒危”裕固族文化。
作为历史上“逐水草而居”的游牧民族,裕固族是中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。坐落于祁连山北麓和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,是裕固族人口聚居最为集中的县,裕固族语言被列九个“正处于濒危状态的弱势少数民族语言”。
入秋后,祁连山脚下的肃南县城盛暑渐退,阵阵秋凉使得长袍短褂的裕固族服饰受到当地年轻男女青睐。在肃南县城一处僻静巷子的拐角处二楼,是柯璀玲的民族服饰文化店铺,虽然街上人流稀疏,但这家店铺的顾客络绎不绝。
进入店铺,被顾客“围困”的柯璀玲忙得不可开交。店铺四面墙壁和柜台内外,琳琅满目的陈列着她数十年来研究与创作的诸多民族布艺堆绣、民族皮雕皮画、民族服饰、各类民族工艺挂件、绳艺沙画等几十种民族文化作品。
“上世纪九十年代,如果有人把裕固族服装穿上街,一定会被人嘲笑。现在没有这种现象了,反而每个人会觉得有一身漂亮的民族衣服外出参加活动,才最有面子。”日前,柯璀玲在小本上一一记录下顾客对服饰订做要求后,略显歉意的与记者聊起天来。
这家店铺一角是隔出来一间不大的“工作室”,里面摆设着两三台缝纫机,几名中年妇女分工忙碌着。柯璀玲告诉记者,这家店铺的真正意义恰恰在于此,尽可能多的为濒危的裕固族文化未来传承和发展多培养一些“传承者”。
柯璀玲说,随着社会发展,虽然老一辈裕固族人脑子里保留着民族服装的意识,但年轻一代逐渐淡化了,一些传统工艺近些年相继消失。“一件裕固族服饰制作需要耗时数月,经过几十种流程、近百道工序,现在掌握这些技艺的人越来越少。”她说,自己手艺是小时候母亲所传,后来工作下基层经常向一些裕固族老人请教,并全程记录下来,回家后反复摸索。
近年来,柯璀玲作品作为裕固族民间文化代表赴台湾进行展示,并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参展,部分作品获得中国民间工艺“山花奖”、中国民间工艺优秀奖等奖项。今年初,柯璀玲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裕固族服饰非遗传承人。如今,经她口传心授带过的徒弟已有百余人。
“原来是一个爱好,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一种责任了。”从小喜欢美术的柯璀玲至今记得,她的母亲在八十多岁去世前,总给她讲裕固族服饰的“模样”,如何制作。她表示,原来的工艺是传统的一种制作方式,有的比较落后,如今取材、工艺流程等都发生了改变,不反对年轻人追求融入民族特色的时尚服饰。
“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修建裕固族原生态文化传承基地,外面的人到这里来,都可以亲身体会到民族文化在这里有一种最基础的传承。”柯璀玲说,怎么绣花?怎么织布?怎么形成裕固族服装?这个基地将把传统工艺都在这里留下来。(完)
上一篇:湘桂原生态风情节启幕 少数民族借音乐展现生活
下一篇:没有了
- 相关文章
-
-
5-8中国古代酒具的发展历史集
-
5-8老北京与茉莉花的不解之缘
-
5-8佛教与茶文化|佛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四大贡献
-
5-8茶菩萨采茶故事:天目青顶茶的由来
-
5-8茶文化的内涵|茶文化在茶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
-
5-4大黄鸭是“小伙伴”美丽童话 充满各种奇妙的经历
-
5-4东林寺首次就“跪拜门”致歉:暂谢绝游客登大佛台
-
5-4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塔(附礼塔拜塔的功德)
-
5-4良政与劣政:《中国震撼》
-
- 本类更新
-
-
8-26让老地名留住古都历史文化记忆
-
2-3立春,一年之计在于春
-
7-4澳门非遗清单新添55项
-
7-4高原追梦人守护非遗“活化石”
-
8-23用诗歌续写延安新的光荣与辉煌《中国百位诗人写延安》出版
-
10-8诗词中的寒露:娟娟寒露中 静看秋意渐浓
-
5-5今日立夏:向夏天问声好
-
3-16古人养生十法:读书练字 养花种草 爬山登高 玩牌下棋
-
2-15除夕
-
2-13腊月二十八,把面发
-
- 本类推荐
-
-
8-26让老地名留住古都历史文化记忆
-
2-3立春,一年之计在于春
-
7-4澳门非遗清单新添55项
-
7-4高原追梦人守护非遗“活化石”
-
8-23用诗歌续写延安新的光荣与辉煌《中国百位诗人写延安》出版
-
10-8诗词中的寒露:娟娟寒露中 静看秋意渐浓
-
5-5今日立夏:向夏天问声好
-
3-16古人养生十法:读书练字 养花种草 爬山登高 玩牌下棋
-
2-15除夕
-
2-13腊月二十八,把面发
-
- 本类排行
-
-
5-4白族春节民俗:“办年”“团年”与“拜年”
-
5-4甘肃裕固族老人“复原”民族服饰 1件耗时数月
-
5-4湘桂原生态风情节启幕 少数民族借音乐展现生活
-
8-17走进中国最早的“紫禁城”
-
11-13抢救——不可复制的宗教文化遗产
-
8-17《古今千万姓氏名人大全集》之中华麻氏名人收录
-
9-7老北京的宠物习俗
-
10-28十二生肖与名人(肖狗名人篇)
-
9-15中秋怎么过?各地中秋节习俗大盘点
-
9-28万里走单骑 他以镜头记录56个民族
-